提要: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优势,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同时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一、前言
传统行业是否一定要数字化转型才能活下去,这个问题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不算,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但是总结历史过往来看,与国家、政府、社会发展趋势相反的、逆客观发展规律的,一般都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近20年来,我国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从“十二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信息化和数字经济政策逐步深化。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6年11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
2020年3月,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同年4月,国家发改委、网信办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2021年11月,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国家从宏观层面一直对话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才是未来的出路,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内部生产和运营管理效率是探索的重点方向,实体经济的各个产业必须也必将经历“深刻”的数字化转型变革。
所以说,对于国内的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从来不是转不转的问题,而是怎么转的问题。
二、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在数据+算法定义的世界中,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构建企业新型竞争优势。
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科学技术,都始终处于一个流动的过程之中,由于信息技术和硬件设备的不断成熟,数字化转型是当下经济社会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来说,不单单是某一次的变革和动作,而是企业的整体框架升级,渗透到企业的生产、决策、经营等各个环节之中。在数字化转型中占据先机的企业,将会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竞争力:在数字化时代,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数据驱动的能力。通过数字化转型,小微企业可以实现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洞察,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2. 降低成本和优化资源配置: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减少体力劳动、降低运营成本和优化资源利用率来节省成本。例如,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可以消除对物理基础设施和IT前期投资的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加精准地制定市场策略,降低营销成本。
3. 增强客户体验:数字化转型使企业能够通过在线平台、移动应用程序和社交媒体增强客户互动,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4. 创新业务模式: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了创新业务模式的机会。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应用,企业可以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的新需求。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产品的远程监控和维护,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更加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
5. 提高决策效率: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决策效率,降低决策风险。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和客户数据,为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同时,数字化工具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模拟预测,降低决策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6. 适应市场变化:数字化转型让小微企业具备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通过实时监控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变化,企业可以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保持竞争优势。
7. 提升品牌价值:通过数字化营销手段,企业可以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数字化平台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数据存储、备份和恢复功能,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工具革命
回顾历史,人类在生产加工、信息传播、交通运输等方面,每一次的变革,都会带来生产效率的巨大提升。
数字化的工具则会从另一个维度,来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我们已经感受到信息社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了,而企业数字化的变革还远远没有结束。
过去工厂里面传递信息是通过文档,设计师们用纸、笔等工具画出汽车、飞机的几何外形;后来通过模型来传递信息,将几何模型、工艺模型信息等都完全加载,用二维CAD、三维CAD来设计汽车和飞机,到后来基础模型的企业(MBD)等。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通过新的工具,提高了生产、研发效率。
如今,企业通过即时通讯软件、项目协同工具替代了原有的电话、信件,就能在一瞬间完成多人协同,搞定合作。基本上现在所有的企业都在享受这种数字化变革带来的巨大福利,而至今还没有接入数字化的企业,其竞争力已经被拉开了一大截。
四、决策革命
决策革命简而言之就是基于数据+算法的决策。“数据+算法=服务”实现分四个环节:一是描述,在虚拟世界描述物理世界发生了什么;二是洞察,为什么会发生,事物产生的原因;三是预测,研判将来会发生什么;四是决策,最后应该怎么办,提供解决方案。
数据的准确度越高,算法越接近客观,决策的效果越明显。
以项目管理为例:
数据的准确度很容易理解,由于在传统项目管理中,很多时候都是手工记录数据,出错的概率也比较大。如果因为记录问题导致某日的EV出现了错误而且项目负责人没发现,那么对于项目整体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成本还是进度。
算法方面,由于现实中的影响因素越发复杂和项目的不同,对于项目把控也要基于现实情况作出调整。假设目前有一个在河面建设桥梁的项目,执行团队都是第一次执行该类项目,而且项目所在地目前是冬天。这样的话,项目负责人在做项目整体规划时就是考虑实际情况,不能使用以往的算法直接套用到该项目中,不然毫无意义。
除此之外,数据的反应时间对决策的效果也具有巨大的影响。例如晚上18点发现A项目CV=-50万,和在中午12点发现A项目CV=-10万相比,调整难度会大得多。
数字化时代,让决策变成了一件更加复杂的事,因为你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了。但是同时,数字化工具又解决了这一问题,并让决策变得更加有效。
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同时分析消费者、生产链、供应链等多维度同时进行对比分析,找到确定性更高的答案。
五、管理革命
在决策革命和工具革命的双重影响下,企业管理制度和方式必然也会发生革命。
数字化变革导致管理模式和方法的转变。
用透明可评估的绩效评估模型,来代替简单粗暴的经验和目标主义。
高效流程和自动化数据信息流转,也让企业更加扁平化。管理者可以更快地掌握到全局数据,提高管理效能。
我们的管理不再需要依靠人和人之间的强关联来进行了,通过数字化框架形成一整套数据工作流转。无论在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管理对接中,员工之间大部分的工作都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完成汇报和交接。
企业的管理者是推动数字化变革的第一责任人,必须高瞻远瞩,做好充分准备。把数字战略作为变革方向,很多企业都有设立首席信息官(CIO),代表企业推进变革和协调管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公司的数字化变革不可能一天后让你变成阿里、腾讯、华为,企业需要稳步前进,灵活测试,变革需要决心,也需要聪明。
六、结语
无论是决策革命、工具革命、管理革命,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提升传统企业内部生产和运营管理效率,能实现预期效果并具有效率才能让传统企业有信心数字化转型。
流于表面的数字化转型只能是一句口号,让传统企业切身体会到转型带来的利益才是重点,能解决企业内部生产和运营管理场景下的问题才会让企业“心甘情愿”地转型。
所以说,对于“传统行业必须数字化转型吗?”这个问题,关注点应该是“传统企业如何数字化转型”,而非前者。
只有以数字技术变革创新及其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为主要技术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足够成熟,才能更好更迅速地推进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